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
【打印】
【页面调色版
】
发布时间:2015-12-07
点击次数: 次
七月气温高,湿度大,树木进入生长旺季。然而,以树木为食的各种害虫、病原物等也活动频繁起来,使树木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。林木病虫危害最为严重。特别对那些密度较高、通风条件不好、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尤为重要,所以这段时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性季节。下面介绍几种防治常见病虫害的方法:
一、舟蛾。是阔叶树上最主要的食叶害虫,在潜江主要危害杨树、枫杨、栾树、柳树等。主要有杨小舟蛾、杨扇舟蛾及黄刺蛾,用25%灭幼脲和40ppm加敌百虫1000倍液或毒死蜱1000倍液喷洒树冠,防治1-3龄幼虫。
二、云斑天牛。在2m以下的主干上每个排粪孔插入1根磷化锌毒签用泥密封。
三、桑天牛。用高枝剪剪除虫枝。
四、蚧壳虫。是花灌木和部分乔木上最常见的害虫,常群集于枝、叶、果上,吸取植物汁液为生,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。大叶女贞、桂花、紫薇、黄杨等植物上常有。在若虫期防治,也就是在没有形成蜡质蚧壳前防治。一般用狂杀蚧、毒死蜱、乐果等药物进行防治。
五、樟巢螟。樟树若在七月底份和十月份枝梢项部有鸟巢状虫苞,属樟巢螟危害,我地一般是一年二代,幼虫主要是夜晚取食。人工摘除虫巢的关键是:摘巢时间和摘巢方法的掌握。人工摘除虫巢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月上中旬,(通常第一代幼虫在6月上旬出现);第二代幼虫在8月上中旬出现,人工摘除虫巢为9月中旬。受气候影响和樟巢螟发生状况等因素影响,摘除的最佳时间前后有变化。用钩子摘除下来的虫巢中的幼虫,应立即用脚踩死,随后将虫巢放入袋中,集中烧毁。化学防治一般用灭幼尿、烟参碱混合打叶背面,最好下午五点后打,因为幼虫是夜晚取食。